返回列表
华西能源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4-03-06 来源:耐热不锈钢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营业业务、经营模式、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等未出现重大变化。1.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体业务包括装备制造、工程总包、投资营运三大业务板块。2.公司基本的产品及服务包括:高效节能锅炉、洁净燃煤锅炉、环保锅炉、新能源综合利用锅炉及其配套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以及基于节能环保、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新能源综合利用电源建设等领域提供设计、采购、供货、施工、安装调试、竣工验收等部分或全过程的工程总承包服务。(1)装备制造:专门干高效节能锅炉、洁净燃煤电站锅炉、碱回收锅炉、垃圾焚烧发电锅炉、生物质发电锅炉、高炉尾气发电锅炉、煤气锅炉、油泥沙锅炉,以及其他工业锅炉、余热锅炉、特种锅炉、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的设计、制造和销售。(2)工程总包:电厂EPC工程总包、电站BTG工程总包等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等。(3)投资运营:长期股权投资、BOT项目、PPP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电厂投资建设运营。3.公司产品普遍的应用于钢铁、冶金、化工、造纸、制糖、石油、建材等行业自备电厂和余热余能利用,以及热电联产、电厂改造、城市生活垃圾发电、污泥处理、农林废弃物处理等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新能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公司致力于提供多元化的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努力开发并持续提供更高效率节约能源、更洁净环保的能源动力设备、能源转换技术及系统集成方案等服务,实现“水更清、天更蓝、我们正常的生活更美好”的企业愿景。电站锅炉及特种锅炉产品为非标、定制化的产品,具有单位价值高、生产周期长、质量控制严、品质要求高等特点,应该要依据客户需求、技术要求和项目所处环境、燃料类型等详细情况进行单独设计与生产,产品等级、尺寸、性能、技术参数等差异较大,因此,锅炉行业内企业一般会用“以销定产”按订单签订情况组织生产采购的经营模式。电站锅炉成套装备制造及电厂工程总承包行业具有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人员密集型等特征,行业准入门槛高。我国是世界电站装备制造和出口大国,是为数不多的具备生产大容量、高参数、超临界、超超临界电站锅炉能力的国家之一。电站锅炉市场需求与下游发电企业机组投资建设情况紧密关联,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经济发展、环保、固定资产投资等宏观外因相关性较大。随着行业内主要企业产能的扩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行业竞争加剧。因此,宏观经济、市场需求、行业发展对锅炉企业经营绩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公司是我国大型电站锅炉、大型电站辅机、特种锅炉研发制造商和出口基地之一。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具备自主研发设计、并可批量生产制造超临界成套锅炉的能力,为国内少数几家拥有超临界高新锅炉研发技术和成套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之一。经过40年的发展,公司先后已有多系列不相同的型号、不一样的等级的锅炉产品投运于全国各地及海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运行可靠、稳定性很高,并创造了数十个行业第一。公司产品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为公司赢得了良好声誉和客户的信任,对公司市场发展和提升经营业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激烈竞争的外部市场环境,公司经营管理层和全体干部员工努力按照2023年度经营目标的要求,团结协作、克服重重困难,抓市场促创新,保证了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和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04,853,439.1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3.83%;盈利-302,037,740.03元,总利润-306,784,561.22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2,364,932.20元。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国家清洁能源和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努力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完善内部管理,努力提升公司生产经营效率;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积极推动在手订单和重点项目的执行;完工产品同比增加,营业收入增长,亏损额度减少。另一方面,产业体系持续调整,传统火力发电市场新增需求下降,太阳能、风电、水电、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继续提高。受宏观经济政策环境、资金状况等因素影响,公司部分传统锅炉产品新签订单不足;新型炼镁材料、光伏EPC项目等新业务实施进展缓慢。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结构呈现“以煤为主”的格局,火力发电占据了全国发电量的主要市场;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和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强,近年来我国能源结构正逐渐发生明显的变化,水电、核电以及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容量增加,火电占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呈现年年在下降的趋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3年7月25日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3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上半年国民经济恢复向好拉动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提高。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4.1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其中,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22.9%;煤电发电量占全口径总发电量比重为58.5%,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最主要电源,有效弥补了水电出力的一下子就下降,充分的发挥了兜底保供作用。截至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7.1亿千瓦,同比增长10.8%;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9亿千瓦,同比增长18.6%,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51.5%,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分类型看,6月底水电装机4.2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7亿千瓦,抽水蓄能4879万千瓦;核电5676万千瓦;并网风电3.9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3.6亿千瓦、海上风电3146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4.7亿千瓦。火电13.6亿千瓦,其中煤电11.4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2.1%,同比降低3.4个百分点;气电1.2亿千瓦。上半年,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5373亿元,同比增长32.2%。分类型看,电源完成投资3319亿元,同比增长53.8%,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2940亿元,同比增长60.9%,占电源投资的比重达到88.6%。太阳能发电、核电、风电、火电、水电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13.6%、56.1%、34.3%、13.0%和10.6%。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2054亿元,同比增长7.8%。电站锅炉是火力发电厂成套设备的三大主机之一,是决定电厂运行效益的关键设备。按燃料种类可分为煤粉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混燃锅炉等。我国是世界电站装备制造和出口大国,是为数不多的具备生产大容量、高参数、超临界、超超临界电站锅炉能力的国家之一。国内已有超过20家企业具有成套制造电站锅炉的资质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并形成三个梯队,市场之间的竞争较为充分。东方电气600875)、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601727)等大规模的公司具备批量制造和配套提供600MW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大型电站锅炉的能力、占领了电站锅炉的主要市场,重点为国内五大电力集团、中央企业等大型发电公司可以提供大型成套电站装备;华西能源、华光环能600475)、济南锅炉、武汉锅炉、西子洁能002534)等大中型锅炉制造企业,主要为企业自备电厂、地方发电公司可以提供600MW以下成套电站锅炉装备,以及循环流化床锅炉、垃圾发电锅炉、余热锅炉、生物发电、碱回收锅炉等特种锅炉;其余锅炉制造企业主要提供低参数、小容量锅炉或锅炉部件,占领细分市场,填补区域空缺。根据华经情报网披露数据,2015-2019年我国电站锅炉产量分别为434,625蒸吨、481,146蒸吨、388,130蒸吨、342,911蒸吨、275,240蒸吨。2020年1-12月产量为257,362蒸吨、同比下降6.50%。电站锅炉产量自2017年至2020年年年在下降,持续低迷。根据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发电设备生产完成13463.2万千瓦,同比增长17.2%。其中火电机组5705.4万千瓦,占42.4%,同比增长13.5%。电站锅炉产量5504.7万千瓦,同比增长20.8%,其中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2432.5万千瓦。余热锅炉、循环流化床、生物质等机组设备产量均有较大程度增长,产量分别同比增长51.0%、89.2%、16.7%。2022年全国发电设备生产完成13564.5万千瓦,同比增长0.8%。其中火电机组6759.2万千瓦,占49.8%,同比增长18.5%。全国电站锅炉产量6204.7万千瓦,同比增长12.7%,其中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完成4192.4万千瓦,占电站锅炉的67.6%。火电建设行业投资短期内出现了复苏迹象。尽管如此,电站锅炉行业在整体产能扩大背景下,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尤其是中小机组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更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是传统锅炉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未来,新能源、储能、分布式电力系统等绿色低碳产业将持续增加,并成为发电装备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传统电站锅炉制造将面临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深度开发新领域细分市场的迫切需求。2021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发布《关于因地制宜做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供暖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热电联产发展,鼓励加快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随国民经济发展持续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工业和居民采暖热力需求同步增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存在着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锅炉行业企业一定坚持市场导向战略,紧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依靠科技创新,在国家能源和环保政策的指引下,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包括中国在内的近200个国家签署了《巴黎协定》,根据该协定,到21世纪中叶,全球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该目标,煤炭、火力发电等高碳行业已成为宏观调控及去产能的主要领域。根据《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展望报告》,为实现巴黎协定将温度变化控制在2度的目标。中国非化石能源比重未来会持续高速增长,十四五达到25%,十五五达到34%,十六五达到42%。最终到205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比重将提升至78%,煤炭消费相比2019年下降90%,二氧化碳排放相比2019年下降76%。2020年9月22日,习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发布会上表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2020年底的15.8%,提高到2030年的25%左右,能源增量70%以上为非化石能源。风能、太阳能总装机从2020年底的4.6亿千瓦,提高到2030年的12亿千瓦以上。章建华表示,将以更大的决心、力度和举措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助力建设美丽中国,为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推动低碳能源来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2022年1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更大力度强化节能降碳。在此环境下,火电新增投资将总体下降,行业受到的限制将越来越多,份额将越来越低,公司部分传统火电锅炉产品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受到限制。节能减排、绿色低碳、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环保行业投资需求将持续增长,与之相关的光伏、光热、风电、核电等行业将迎来投资增长机遇。与此同时,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涉及到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转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等多个领域,所需投资规模巨大。根据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测算,中国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2020年至2050年能源系统则需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超过每年GDP的2.5%。高效环保、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是发电装备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公司主导特色产品循环流化床锅炉、垃圾发电锅炉、碱回收锅炉、生物质锅炉、污泥焚烧锅炉、高炉煤气锅炉、油泥沙锅炉等特种锅炉,以及其他新能源综合利用锅炉、锅炉改造等产品和服务仍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在国家“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推动下,公司所拥有的电站工程总包、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对外承包工程等资质和能力将有助于公司获得更多的国内外工程总包市场订单。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培养了一批从事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体系建设与过程控制、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中基层专业人才团队,积聚了一大批从事电站装备、工业锅炉、特种锅炉、工程总包、投资运营、财务、营销、管理等多学科的优秀专业人才,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市场营销和质量管理与体系建设等工作的开展,培养了一批复合型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具有较深厚的行业背景,在电站设备、特种锅炉、工程总包、投资运营、生产、销售、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公司研发团队中拥有多名优秀的行业技术专家,核心技术人员在其专业领域不断创新,带动公司研发能力持续进步,多项研发成果先后获得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高新技术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等荣誉证书。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拥有各类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约300名,专业从事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特种锅炉等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以及工程总包的应用和服务。公司营销团队多数是具备锅炉行业专业知识背景,并具有多年丰富市场营销经验的专家型、复合型营销人才。公司基层一线员工中主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不仅拥有行业特种许可资质证书,更有平均5年以上的一线操作管理经验,对保证产品质量、控制成本费用具有重要作用。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积累和培养的过程,优秀的人才队伍是公司生存发展的宝贵财富。团结向上、吃苦耐劳、不断创新、有凝聚力、有高效执行力的专业人才团队,已经构成了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2、稳定的产品质量、完善的产品系列和产品等级为公司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公司先后已有多系列不同型号、不同等级的锅炉产品投运于全国各地及海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运行可靠、性能稳定,并创造了多个行业第一。公司产品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为公司赢得了良好声誉和客户的信任。公司具备自主研发设计、并可批量生产制造超临界成套锅炉的能力,为国内少数几家拥有超临界高新锅炉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之一。公司锅炉产品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的特性、自身具备脱硫、脱硝(NOX)作用,特别是在2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机组方面已有数十台设计和制造业绩,燃料覆盖煤矸石、褐煤等劣质煤,有效解决了低热值燃料和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难题,改善生态环境。公司自主研发的生物质炉燃料适应性广,可适应9种不同类型燃料,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生物质燃料锅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内第一台出口马来西亚的35t/h燃棕榈壳锅炉,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75t/h秸秆直燃锅炉;国内第一台最大容量300t/h出口泰国生物质燃料锅炉,以及出口巴西260t/h蔗渣锅炉,中电洪泽75t/h秸秆生物质发电锅炉等项目的成功投运,展示出公司在生物质、新能源发电装备领域的行业领先水平,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炉煤气锅炉于2007年12月通过中国火电分会组织的鉴定,并获得高度评价。公司出口韩国现代集团的8×100MW高炉煤气锅炉,是目前世界上混燃气体种类最多(4种以上)的高炉煤气混燃锅炉,也是国内同类产品首次成岛出口到发达国家。2012年公司承接制造的国内最大规模等级(4×750T/D)的城市垃圾焚烧发电清洁能源项目在深圳宝安成功运营;公司负责EPC总包和承建的自贡、广安、广元、佳木斯、四会、科伦坡等垃圾发电项目相继建成和成功实现并网发电;由公司自主投资、建设、运营的玉林、张掖等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先后建成投入运行,公司在固废处理领域的竞争实力不断得到提升。公司开发的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具有对国内南北方垃圾适应性强的特点,且同时具备炉排、循环流化床两种不同技术路线的产品,能够根据用户不同需要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公司设计制造的碱回收锅炉得到广泛应用,已为青山纸业600103)、晨鸣纸业000488)、印尼金光集团等国内外大型纸浆企业提供碱回收利用设备。公司先后承接制造的芬兰安德里茨公司11,600tds/d和12,200tds/d碱回收锅炉项目(分包)是世界上最大等级的碱回收炉,为造纸行业的黑液循环利用、环境污染治理做出了突出贡献。公司为胜利油田聚能化工助剂公司研制的国内第一台145tds/d油泥沙锅炉很好解决了胜利油田多年油砂沉淀污染物的处理问题,实现了对油泥砂的安全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基本解决了油泥砂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我国石油化工系统油泥砂的处理和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公司十分重视技术研发,除进行自主研发外,还积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国电西安热工研究院、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学府和跨国公司加强技术合作,通过联合开发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有利于整合研发人才,促进公司技术创新持续发展。公司一直专注于节能减排新能源锅炉的研制,开发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以煤矸石、石油焦、油页岩、生物质、碱回收、油气及高炉煤气、煤粉等为燃料的高新锅炉技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生物质燃料锅炉、新型水冷炉排等各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共计315项。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炉膛燃烧和传热三维计算机模拟软件、先进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系统、炉膛及燃烧器冷态实验台、电子万能实验机、直读光谱仪等先进的实验研究设备,并已先后实施了锅炉模拟试验、水动力试验、材料及焊接性能试验以及承压设备爆破试验和应力、应变分析试验等。公司自主研发的生物质秸秆直燃锅炉获得2008-2009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纯燃石油焦循环流化床锅炉被列入2008-2009年度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010年《含钒页岩高效提取在线循环资源化新技术及工业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内最大等级垃圾锅炉制造工艺研发”获201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国产首台最大容量等级高温高压固定炉排蔗渣炉”等项目获2012年自贡科技进步二等奖;“50MW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获2013年度自贡科技进步一等奖;“210MW循环流化床锅炉”获2013年度自贡科技进步三等奖。“基于全过程污染防治的页岩钒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与武汉科技大学联合)获得2017年度中国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日处理400吨垃圾焚烧CFB锅炉”获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0MW级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9年与浙江大学合作的“农林废弃物类生物质流态化清洁高效燃烧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公司负责总包的攀枝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获“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公司不断推行技术和管理创新,优化设计,完善制度和管理流程。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创新性试点企业、四川省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四川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青年文明号”、四川省机械工业50强、四川省工业技术创新发展能力100强等荣誉称号;公司先后通过“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认定。公司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训,建立了相对完备的激励机制和覆盖各个层面的激励制度,分别在薪酬分配、科研成果奖励、培训机会、职业晋升等方面向技术人员倾斜,促进技术创新。1、市场需求下降和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了高效节能锅炉、环保锅炉、新能源综合利用锅炉及其配套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以及基于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综合利用电源建设和市政公用工程等领域提供工程总承包、投资运营等服务。电力电源、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行业为国家基础产业,市场之间的竞争充分,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状况等存在密切的关系。未来如果相关政策、行业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可能面临市场需求下降和竞争加剧所带来的市场占有率降低或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应对措施:(1)加大市场开拓、充实人才队伍、优化设计、降低成本,提升公司商品市场竞争力;(2)进一步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产品质量;(3)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品牌影响力,确保公司在特种锅炉行业的领先地位。2、应收账款发生呆坏账的风险。应收账款较大是电站锅炉制造和工程总包行业的基本特点,电站锅炉产品和工程总包均具有单位价值大,生产周期长,分期结算和分期付款等特点。公司客户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资金实力雄厚,信誉良好,发生呆坏账损失的概率较低。但是随着公司客户数量增加和应收账款总额增大,公司由此可能存在应收账款发生呆坏账的风险。应对措施:(1)根据行业特点和会计准则,充分计提减值准备;(2)加强过程控制、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保证按期交货,切实做好现场安装、调试服务,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认同,根据项目进展交货进度努力确保款项的按期回收。3、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锅炉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钢板、钢管、钢构型材等,钢材既是公司产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又是外包部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司直接使用的各类钢材及外包件合计约占锅炉产品生产成本的90%。由于产品生产周期较长(通常1~2年),生产用主要原材料价格在生产期间可能发生较大变化。公司可能面临因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利润下降的风险。应对措施:(1)随时跟踪原材料价格波动情况,根据原材料价格的预估趋势,尽可能在较低的价位进行原材料采购;(2)采取批量采购策略以提高议价能力。(3)公司在接到订单后,对于分包部件实行及时采购、签订价格约束条款。4、营运资金不足的风险。由于电站EPC工程总包、市政公用工程PPP项目合同金额大、回款周期长,需占用大量的营运资金。如果项目工程建设货款不能按期回收,公司有几率存在营运资金不足,从而影响在手订单项目顺利执行、并由此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应对措施:公司将根据订单签订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自有资金、银行直接融资、资本市场融资、与第三方合作等方式,解决重大订单项目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5、库存订单不能按预期执行的风险。电站投资建设、工程总包行业通常具有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在订单项目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宏观政策调整、社会环境变化、需方资金安排调整或其他不可控因素影响,公司库存未开工订单有几率存在延期执行或订单取消的风险;已开工订单可能存在项目暂停、延期执行或项目终止的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应对措施:(1)与业主投资需方保持积极和密切的沟通,及时关注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环境情况,依据环境变动情况协商采用应对方案措施。(2)根据项目需求变动情况,控制设计、生产、采购等环节进度,降低订单项目不能按预期执行的风险。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