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创新:企业取得高的附加价值的唯一途径
发布时间:2023-12-18 来源:耐热不锈钢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计算机专家。现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联想集团首任总工程师。作为我国最早从事汉字信息处理和模式识别研究的学者之一,提出并实现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主持开发的联想式汉字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汉字处理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于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所在企业亦由计算所公司改名为联想集团。随后又主持开发了联想系列微型机,于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后联想微机成为联想公司的主体业务。近年来,致力于在中国推进开放源代码的Linux操作系统,以及基于国产CPU和Linux的网络计算机等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产品。

  企业应当怎么样做创新?创新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究竟有何重要意义?这样一些问题在今天看来已经有点老生常谈,它们却一直困扰着中国企业,影响着中国企业迈向世界的步伐。

  在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快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局面。

  建设创新型国家,除自主创新外,别无他途。其中,企业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主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企业是我国自主创新的原动力,而创新同样是当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特别是跨国公司通过进一步巩固其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的主导和强势地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

  为了深入探讨企业自主创新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倪光南。倪光南一直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并有着丰富的企业技术创新经历,对企业自主创新问题他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科学时报》: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现代中国的企业未来的发展异常活跃,经过30多年艰苦创业,大量的中小企业已经从单纯的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增长进入到一个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科学可持续发展阶段。请你谈谈在当今社会,技术创新对公司发展的意义在哪里。

  倪光南:20世纪80年代,宏 集团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线”,用来描述个人电脑产业的附加值分布。按照这一个“微笑曲线”,计算机产业的附加值大多数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与创新有关的(这中间还包括标准),另一部分是与品牌、销售渠道有关的,附加值最低的是加工、装配这些环节。

  最近,SAP中国研究院院长芮祥麟博士提出了软件产业的“微笑曲线”。类似地,他将软件产业完整的创新价值链,分解为创新、定义标准、开发、推广和市场化等几个相互衔接的关键环节。其中,附加值高的是价值链前端的创新和定义标准阶段,以及最终的推广和市场化阶段,而单纯的软件开发环节,即像印度软件外包业做的编码和测试等工作,则处于“微笑曲线”上附加值最低的低端。

  总之,“微笑曲线”告诉我们,创新是企业取得高的附加价值、持续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它们很难通过品牌和渠道取得高的附加价值,创新就几乎成为争取高的附加价值的唯一途径。

  《科学时报》:截至2006年年底,中国中小企业从数量上讲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以上。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的税收已超越全国的一半,提供了全国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慢慢的变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然而,相比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或跨国企业,中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相对薄弱,甚至有不少企业仍不愿意在技术创新方面做投入。你对此如何看?

  倪光南:过去,由于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赢利能力比较差,因此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不大。但随着它们的成长、随着竞争的加剧,它们也已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

  现在很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很重视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愈来愈大。例如华为是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它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在中国就名列前茅。

  《科学时报》:我们在采访中也发现,不少企业已经认识到技术创新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企业通过种种途径寻求技术创新,有的企业有自己的研发技术队伍,有的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也有企业直接花钱购买国外的技术,一些新型的、有一定技术上的含金量、具有自己优势的企业越来越显示出自己发展的特色。你能否谈谈目前企业应如何明智的选择有效的技术创新路线?

  倪光南:企业选择技术创新路线应当从真实的情况出发,因地制宜,不要盲目去模仿别人。当然,中国有些国情特点有一定的共性意义。例如,“产学研相结合”是中国的一个特色,因为中国的技术人才大量集中在大院大所,国家也对他们作了长期的投入,应当通过产学研结合,利用他们的人才和成果优势。又如在软件领域,开源软件已形成潮流,应当充分的利用开源软件,在一个高起点上进行软件业的自主创新。

  《科学时报》: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你觉得科研院所应该如何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倪光南:要做好产学研结合应当注意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将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和成果引导到科技产业化的方向。因为评价体系的不同,高校、科研院所会注重出论文、报奖等,而不重视市场和效益,因此需要转变观念。

  另外,知识产权问题要妥善处理,使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得到尊重并能体现它的价值,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科学时报》:近几十年来,中国企业发展很快,但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企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很多企业的差距依然很明显。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不足是否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

  倪光南: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不足确实是主要原因。目前中国企业R&D投入普遍不足,例如电子信息全行业平均R&D投入强度为2.1%,电子百强的投入强度3.9%,其中只有21家的强度超过5%;投入最大的是华为8.9%,中兴为12.3%。

  与此相比,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企业R&D投入一般都在10%左右,看来,这方面我们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赶上。

  《科学时报》:根据你与企业的接触,你觉得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哪一些问题?如何处理好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倪光南:虽然我们的企业有规模小、实力弱等不足之处,但妨碍自主创新的最大障碍还是指导思想问题。

  特别是在信息等领域,正处在科技更新换代时期,中国可完全通过自主创新,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有些人却缺乏民族自信心,放弃了自主创新。例如在软件领域,他们不相信中国软件企业能做“微笑曲线”上价值链的高端,他们都以为:中国只能像印度那样做最低端的外包;软件国际分工的格局是不能改变的;在跨国软件公司垄断下中国公司是不能成功的于是,他们看着外国跨国公司占领中国广大软件市场而无所作为,只是满足于接外国公司的订单,做低附加值的外包业务。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当树立自主创新的指导思想,否则就不可能进行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