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70年•70人”(13)
发布时间:2023-12-05 来源:小九直播高清在线观看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今天的“70年•70人”先进人物是张立红、张汉谦、张永洁——

  张立红自1985年进入宝钢特钢工作至今,一直奋战在特种材料研究和产品开发生产的第一线,承担了多项省部级及国家级研究课题。她先后负责、参与了多个新产品的研发工作,研发成果显著,特别是“舰船发动机用特种镍基N80A合金新产品”、“油气田用镍基合金油井管新产品”、“核电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用690合金U形管新产品”的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累计实现产品销售超万吨,实现产值20多亿元,为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舰船发动机用特种镍基N80A合金新产品”是大型舰船动力系统关键用材。作为技术负责人的张立红对每个关键工艺参数和每项生产规格要求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先期策划。经过不懈努力,首批新品研制成功,产品实物水平达到国际同种类型的产品领先水平,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并形成批量生产,成为宝钢特钢高温合金品牌产品之一。

  为实现“油气田用镍基合金油井管新产品”的国产化,张立红带领研发团队开始了艰苦攻关。她一方面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技术交流,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理念,另一方面带领研发团队进行多次工艺技术攻关试验,成功实现了冶炼技术的关键性突破。产品质量得到用户的一致首肯,随后形成系列批量生产,成为宝钢特钢钢管重点品牌产品之一。

  “核电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用690U形传热管研制及产品研究开发项目”是国家“863”和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重大课题。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张立红深感责任重大。从冶炼到成品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每道工序她都跟班到现场,多少个日夜都是在现场度过的。最终一个个硬骨头被啃下,多项关键技术被突破,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流程制造技术,实现了核岛关键材料国产化产业化,使当时的宝钢成为国内首家、世界第四家能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同时产品作为我国重大科学技术专项“标志性成果”之一,参展国家‘十二五’科学技术创新成就展。

  张立红荣获多项科技奖励和荣誉,并在全国性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篇,认定技术秘密11项,申报专利6项;连续四届当选宝山区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和书面意见100多项。做为一名特钢人,张立红以杰出的贡献实现了钢铁报国的使命。

  张汉谦2004年来到宝钢股份研究院工作,先后任宝钢股份研究院主任研究员和首席研究员,主要是做核电、锅炉、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用钢开发和工程应用。在大型原油储罐用钢、大型水电用、低温球罐用钢、核电用高强度钢板、深冷容器用钢板开发和工程应用上取得了佳绩。

  承担央企责任,不断铸造大国重器,是张汉谦的使命。他负责开发的大型原油储罐用高强度调质钢板,建造了国内最大原油储罐,实现替代进口和国内供货总量第一。2006年,所开发的钢板首次在国家石油储备镇海基地成功建造了10万立方米原油储罐。2007年上海白沙湾项目的4台15万立方米原油储罐,由宝钢整体供货;此后广西钦州、大连油港8台15万立方米储罐也选用宝钢高强度钢板。

  作为项目负责人,他成功开发了大型乙烯丙烯低温球罐用B610CF-l2高强度钢板,实现工程应用;负责完成了我国引进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安全壳用SA738B高强度调质钢板,成功用于浙江三门核电站首台机组安全壳建造;在国内首次完成了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用核一级材料12Cr2Mo1R开发和生产。

  张汉谦还完成了液化天然气储罐用深冷容器用9Ni钢开发和工程应用,并且不断拓展极限规格试制,试制成功5mm厚3600mm宽的9Ni钢板。2013年后,在新疆广汇、启东吕四港和上海燃气五号沟LNG项目上实现了工程应用。

  2018年,他负责完成华龙一号惠州项目安注箱用18MND5钢板开发和生产,国内首个用国产钢板制造的安注箱已完成。2019年,承担霞浦核电钠冷快堆蒸汽发生器用钢板生产合同,已完成首批钢板交货。

  他在研发高端厚板产品,同步开展用户使用技术探讨研究的同时,通过技术营销,提升市场占有率,实现多个产品替代进口,完成了国内首次工程应用,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张永洁,高级技师、工程师,现任宝钢工程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机加工中心副主任,党支部书记,是江苏省张永洁技能大师工作室、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头人。

  自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张永洁始终围绕生产中制约效率提升的加工技术瓶颈难题,通过学习钻研,攻克了一项又一项难题,成为宝菱重工数控加工技术攻关领头人,第一个被公司命名为技能专家的一线员工,拥有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6项、软件著作权1项。

  张永洁学以致用,积极攻克技术难题,为生产保驾护航。重型零件的变形控制、直线找正和螺纹铣削技术一直是抑制效率提升的关键技术,他将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在日本三菱学习的数控技术研修知识相结合,经过无数次实践、改进,最终有效解决了以上三大关键技术难题,同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这些技术普遍的应用于生产,每年为企业降本节支300万元以上。

  他充分利用“张永洁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一载体,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近三年培养出高级技师12名,众多徒弟中有的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等,打造了一支爱学习、能学习、巧学习的技能型队伍;充分的发挥工作室在技术创新工作中的示范作用,组建技术攻关小组,开展数控切削加工技术创新、技术攻关工作,解决生产现场加工难题,提升公司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